2016-02-27十三坊--壽昌春
元朝至元二十年(公元1283年),天長縣有人稱“孝子陳”的陳員外因年少時家境貧寒,母親多病在床,怎奈自己無錢予母親買藥,后來母親于一個雷雨之夜,駕鶴西游。孝子陳悲痛至極,后來到酒坊學徒,練得一手釀酒好…[了解更多]
2016-02-27十三坊--蘭芬坊
蘭芬坊原名德元坊。關于德元坊更名之事,尚有一段小故事可以考究。 天長有位名士叫戴蘭芬,道光二年考中狀元,老父為防止兒子得志忘義, 寄詩道:“百慮盡消樽有酒,一錢如愛我無兒。”戴蘭芬得詩,即乞假還鄉…[了解更多]
2016-02-27中國白酒文化(三)
我國白酒的香型,目前被國家承認的只有5種:即醬香、濃香、清香、米香和其他香型。 白酒的香型主要取決于生產工藝、發酵、設備等條件。也就是說用什么樣的生產工藝、發酵方法和什么樣的設備,就能生產…[了解更多]
2016-02-27中國白酒文化(二)
我國白酒起源于何時,眾說不一,尚無定論。 一種說法,起源于詔代,在唐代文獻中,燒酒、蒸酒之名已有出現。李肇(公元806年)寫的《國史補》中的:“酒則有劍南之燒春”(唐代普遍稱酒為“春”);…[了解更多]
2016-02-27中國白酒文化(一)
中國白酒是世界******的六大蒸餾酒之一(其余五種是白蘭地、威士忌、郎姆酒、伏特加和金酒)。中國白酒在工藝上比世界各國的蒸餾酒都復雜得多,原料各種各樣,酒的特點也各有風格,酒名也五花八門。 中國…[了解更多]
2016-02-27釀酒起源的傳說
在古代,往往將釀酒的起源歸于某某人的發明,把這些人說成是釀酒的祖宗,由于影響非常大,以致成了正統的觀點。對于這些觀點,宋代《酒譜》曾提出過質疑,認為“皆不足以考據,而多其贅說也”。這雖然不足以…[了解更多]
2016-02-29秘釀唐殿春 禮尊天下人
唐朝,是中國歷史上***令人向往的朝代,泱泱天朝之風,人們至今憶起,仍覺蕩氣回腸。從貞觀之治,到開元盛世,唐朝統治者以禮治天下百姓,使得國家富裕強盛,百姓安居樂業文化更是璀璨如明珠。當時世界各國對唐朝十分…[了解更多]
2016-02-29沃公至尚國禮
沃田,明代抗倭將領,山東登州人,武舉出身。明嘉靖年間,日本海盜集團大肆劫掠我國沿海地區,并不斷深入內地。嘉靖三十六年五月十日,倭***進犯揚州并乘勢向西推進,直逼天長。當時天長既無堅固的城防,又無守兵,情…[了解更多]
2016-02-29尚禮大成
禮是人類社會據以促進人際交往友好和諧的道德規范之一,是構建起與他人和睦相處的橋梁。它反映一個民族的精神面貌。中華民族歷來就非常重視遵循禮規,以禮待人。 以禮待人,要尊重他人的意愿,體諒別人的需要和…[了解更多]
2016-02-29酒已成禮
原始社會時期,生產力低下,人們對環境的依賴性很強。人們對于天地神靈祖先等十分的敬畏,于是制定祭祀之禮以表達對天地神靈祖先的敬意,并且祈求祝福,因此祭祀是中國古代***重要的禮儀。祭祀禮儀中必不可少的工具,…[了解更多]
2016-02-29禮尚往來中華美德
禮尚往來,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。接受別人的好意,須***報以同樣的禮敬。這樣,人際交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種良性循環中持續下去。因此,《禮記》說:“禮尚往來,往而不來,非禮也;來而不往,亦非禮也”(注:《禮記…[了解更多]
